咳嗽可能是呼吸系统引起的,也可能与其他系统疾病有关。咳嗽的常见原因主要有呼吸系统感染、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心血管疾病、药物副作用等。
1、呼吸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是引起咳嗽最常见的原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如普通感冒、流感等,多由病毒引起,表现为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等,可由细菌、病毒或支原体等病原体导致,常伴有咳痰、发热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复方甘草片等药物。
2、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可引起咳嗽。过敏原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炎症反应,表现为阵发性干咳、喘息等症状。常见过敏原有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治疗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药物。
3、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病可引起反流性咳嗽,胃酸反流刺激咽喉部导致慢性咳嗽,多发生在夜间或餐后,可伴有反酸、烧心等症状。治疗需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辛辣食物,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多潘立酮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
4、心血管疾病左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心源性咳嗽。肺淤血刺激支气管黏膜引起咳嗽,多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咳嗽或平卧时加重,可伴有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心脏病,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
5、药物副作用某些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可引起干咳副作用,表现为持续性无痰咳嗽,多在用药后1周至数月内出现。若怀疑药物引起咳嗽,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可遵医嘱更换为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如缬沙坦胶囊等。
咳嗽患者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和粉尘。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排出。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或伴有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吸烟者应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保持规律作息,适当锻炼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