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肝损伤可通过适量饮水、补充维生素B族、食用护肝食物、避免再次饮酒、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酒后肝损伤通常由酒精代谢产物乙醛毒性、氧化应激、肝细胞炎症反应、脂肪堆积、长期饮酒导致肝纤维化等因素引起。
1、适量饮水饮酒后及时补充水分有助于加速酒精代谢,减轻肝脏负担。建议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每小时摄入200-300毫升,促进肾脏排泄酒精代谢产物。避免一次性大量水加重胃肠负担,可配合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补充因酒精利尿作用丢失的矿物质。
2、补充维生素B族维生素B1、B6、B12等能帮助分解酒精代谢产物,减轻肝脏解毒压力。可食用燕麦、全麦面包、瘦肉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或遵医嘱服用复合维生素B片。长期饮酒者易出现维生素B族缺乏,需定期检测并及时补充。
3、食用护肝食物奶蓟草提取物、蒲公英根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食物可帮助修复肝细胞。适量食用西蓝花、菠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其含有的硫化物能增强肝脏解毒酶活性。坚果类食物中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减轻酒精引起的氧化损伤。
4、避免再次饮酒饮酒后48小时内应严格禁酒,防止叠加性肝损伤。酒精代谢需要一定时间,连续饮酒会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加重肝细胞炎症和脂肪变性。建立饮酒间隔期,每周饮酒不超过3天,单日酒精量控制在25克以下。
5、及时就医若出现持续右上腹疼痛、皮肤黄染、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提示酒精性肝炎或肝损伤加重,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护肝药物,严重者需住院进行保肝治疗。
长期饮酒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肝脏超声监测,日常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建立健康饮酒习惯,避免空腹饮酒,饮酒时搭配高蛋白食物减缓酒精吸收。出现肝区不适或消化异常时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就诊,避免自行服用解酒药掩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