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经口腔传播概率较低,但存在一定风险,主要与口腔黏膜破损、直接接触活动性病灶、无保护性行为、免疫状态低下等因素有关。
1、黏膜破损口腔存在溃疡或牙龈出血时,梅毒螺旋体可通过破损黏膜侵入。建议避免口腔有伤口时发生高危行为,出现可疑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测。
2、病灶接触接触一期梅毒硬下疳或二期黏膜疹等活动性病灶时传播风险显著增加。临床常用苄星青霉素、多西环素、头孢曲松等药物治疗活动期梅毒。
3、无保护行为未使用屏障保护措施的口腔性行为可能造成病原体传播。规范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风险,确诊后需对性伴侣同步筛查治疗。
4、免疫功能艾滋病等导致免疫缺陷的疾病会提高感染概率。此类患者出现口腔白斑等异常表现时,应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
保持口腔卫生,避免高危性行为,定期进行传染病筛查是预防梅毒经口腔传播的有效措施,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到皮肤性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