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煮熟的海鲜可能含有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诺如病毒、创伤弧菌等致病微生物,主要通过生食或半生食污染海鲜导致感染。
1、副溶血性弧菌常见于贝类和甲壳类海鲜,感染后2-48小时出现水样腹泻、腹痛,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治疗需补液及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等抗生素。
2、沙门氏菌多存在于牡蛎等滤食性海产,感染后6-72小时表现为发热、呕吐、黏液血便。轻症可自愈,重症需用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头孢噻肟等药物。
3、诺如病毒通过污染的生蚝传播,12-48小时内引发喷射性呕吐、低热,具有强传染性。以对症补液为主,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
4、创伤弧菌生食牡蛎可能感染,24小时内出现发热、皮肤瘀斑、休克,病死率高。需紧急静脉注射多西环素联合头孢他啶或环丙沙星治疗。
处理海鲜时应彻底加热至中心温度90℃以上,避免交叉污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及孕妇应完全避免食用生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