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患者在生育后可能缓解也可能持续,主要与子宫位置改变、激素水平变化、子宫内膜异位症缓解、盆腔炎症改善等因素有关。
1、子宫位置改变分娩可能纠正子宫后倾屈位,减少经期子宫收缩阻力。产后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加强盆底肌支持,无须特殊药物治疗。
2、激素水平变化妊娠期孕激素持续作用可能重塑前列腺素分泌模式。哺乳期可维持较高催乳素水平,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萘普生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
3、内膜异位症缓解孕期停经使异位内膜病灶萎缩,可能与病灶坏死吸收有关。若复发可考虑口服避孕药、地诺孕素或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4、盆腔炎症改善分娩过程可能冲刷输卵管,但可能加重慢性盆腔炎。需规范治疗感染,可选用头孢曲松联合多西环素,或甲硝唑联合氧氟沙星。
建议产后定期妇科检查,保持适度运动并注意腹部保暖,疼痛持续需排查子宫腺肌病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