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抗生素、排查感染源、监测生命体征等方式处理。术后发热通常由手术创伤反应、导管相关感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术后低热可采用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物理方式降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需警惕感染可能。
2、调整抗生素导管相关感染可能与留置针污染有关,表现为寒战高热,需更换导管并使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广谱抗生素。
3、排查感染源肺部感染可能与术后卧床有关,表现为咳嗽咳痰,需进行痰培养检查,根据结果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
4、监测生命体征切口感染通常伴红肿渗液,需加强切口换药,严重时需拆除缝线引流,可选用克林霉素等抗革兰阳性菌药物。
术后应保持切口干燥清洁,每日监测体温变化,出现持续高热需及时复查血常规和炎症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