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手术后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感染控制和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发热通常由术后炎症反应、感染、药物反应或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术后早期低热可采用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物理方式降温,避免酒精擦拭刺激皮肤。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需结合其他干预措施。
2、药物退热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可用于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莫西沙星等。
3、感染控制发热伴切口红肿、脓性分泌物需排查手术部位感染,可能与术中污染或术后护理不当有关,需进行细菌培养并针对性使用抗生素。
4、营养支持术后高代谢状态可能导致吸收热,需补充优质蛋白如乳清蛋白粉,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必要时静脉补充氨基酸溶液。
术后发热持续3天以上或体温超过39摄氏度应及时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指标,避免剧烈活动并保持切口干燥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