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主要适用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超过百分之五十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超过百分之七十的患者。手术适应症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非致残性卒中、影像学显示易损斑块、药物治疗无效的进行性狭窄。
1、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是颈动脉狭窄最常见的原因,当斑块导致血管腔显著狭窄时可能影响脑部供血。这类患者通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术前需通过超声或血管造影评估狭窄程度。手术可有效去除斑块恢复血流,降低脑梗死风险。
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颈动脉狭窄的重要预警信号,表现为突发性肢体无力或言语障碍等症状。这类患者即使狭窄程度未达手术标准,若频繁发作或存在高危斑块特征也建议手术。术后需长期抗血小板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3、非致残性卒中发生过小范围脑梗死的患者,若检查发现同侧颈动脉存在显著狭窄,手术可预防更严重的卒中发生。手术时机需在卒中稳定后尽早进行,但需避开脑水肿高峰期。术前需评估脑灌注储备和侧支循环状况。
4、影像学显示易损斑块通过超声、MRI等检查发现斑块存在溃疡、出血或脂质核心较大等易损特征时,即使狭窄程度未达标准也可考虑手术。这类斑块容易脱落导致栓塞,手术去除可显著降低卒中风险。需结合患者年龄和基础状况综合评估。
5、药物治疗无效的进行性狭窄对于规范药物治疗下狭窄仍持续加重的患者,即使无症状也建议手术干预。这类患者往往存在活跃的炎症反应或斑块快速进展,保守治疗难以遏制病情发展。术后需要强化危险因素控制和定期随访。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患者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建议术后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颈动脉超声监测血管情况。戒烟限酒对预防术后再狭窄至关重要,同时需遵医嘱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出现头痛、肢体麻木等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