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确诊肝硬化需要通过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肝硬化早期症状不明显,通常通过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以及肝脏活检进行确诊。肝硬化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针对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硬化,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针对酒精性肝硬化,需戒酒并使用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针对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可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饮食上建议高蛋白、低脂肪、低盐,如瘦肉、鱼类、豆制品,并避免饮酒和刺激性食物。运动方面可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肝功能、超声等检查,必要时进行肝脏活检,以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1、临床症状:肝硬化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腹胀、黄疸、皮肤瘙痒等。晚期可能出现肝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肝硬化的可能。
2、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是诊断肝硬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血清转氨酶ALT、AST、血清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等。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查通常显示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凝血功能异常等。肝炎病毒标志物如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的检测有助于明确肝硬化的病因。
3、影像学检查: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肝脏的形态、大小、质地以及是否存在结节、腹水等异常表现。超声检查简便易行,是肝硬化筛查的首选方法;CT和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解剖学信息,有助于发现早期的肝硬化病变。影像学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可以提高肝硬化的诊断准确性。
4、肝脏活检:肝脏活检是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通过穿刺获取肝脏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肝硬化,并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和炎症活动。肝脏活检虽然是侵入性检查,但在病因不明或诊断困难的情况下,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肝硬化的治疗重点在于控制病因、延缓病情进展和预防并发症。针对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常用药物为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必须彻底戒酒,同时补充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有助于减轻肝脏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患者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以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保护肝脏。饮食方面,建议采用高蛋白、低脂肪、低盐饮食,多食用瘦肉、鱼类和豆制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饮酒。适度运动如散步和瑜伽有助于改善全身代谢状态,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定期进行肝功能、超声等检查,是监测病情变化和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必要时进行肝脏活检,以确保治疗方案的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