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手术后遗症主要有鼻腔粘连、嗅觉减退、鼻出血、脑脊液鼻漏、眶周淤血等。手术方式包括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鼻中隔矫正术等,具体后遗症与手术范围及个体差异有关。
1、鼻腔粘连术后鼻腔黏膜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瘢痕组织增生,导致中鼻道与鼻腔外侧壁粘连。表现为持续性鼻塞、脓性分泌物增多,需通过鼻内镜下分离术处理。术后定期冲洗鼻腔可降低发生概率。
2、嗅觉减退手术可能损伤嗅区黏膜或嗅神经纤维,多为一过性功能障碍。若损伤严重可能导致永久性嗅觉丧失,与术中操作范围相关。维生素B12和神经营养药物可能帮助恢复。
3、鼻出血术后两周内常见创面渗血,与黏膜血管损伤有关。严重出血可能需前鼻孔填塞或电凝止血。高血压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避免用力擤鼻等诱发因素。
4、脑脊液鼻漏术中损伤筛骨筛板或蝶窦顶壁可能导致脑脊液漏,表现为清水样鼻漏。确诊需检测漏液β2转铁蛋白,轻微漏液可保守治疗,持续漏液需手术修补。
5、眶周淤血手术涉及筛窦或额窦时可能损伤眶纸板,导致眼睑皮下淤血、结膜充血。多数2周内自行吸收,严重者可能合并视力障碍,需紧急处理眶内血肿。
术后需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每日3次,持续1个月。避免剧烈运动、高空作业及潜水活动2周。饮食宜清淡,补充维生素C和锌促进黏膜修复。定期复查鼻内镜评估恢复情况,出现发热、剧烈头痛或视力变化需立即就诊。术后3个月内禁止使用血管收缩性滴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