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急慢性胃肠炎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能伴随发热和脱水。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善。
1、急性胃肠炎的症状
急性胃肠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常见症状为突发性腹痛、频繁腹泻、恶心和呕吐。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或脱水。腹泻多为水样便,严重时可能带有黏液或血丝。急性胃肠炎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持续时间较短,但需警惕脱水风险。
2、慢性胃肠炎的症状
慢性胃肠炎多与长期饮食不当、压力过大或慢性疾病相关,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腹泻或便秘可能交替出现,部分患者还会感到疲劳和体重下降。慢性胃肠炎的症状较为隐匿,容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混淆,需通过医学检查确诊。
3、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急性胃肠炎可使用止泻药(如蒙脱石散)、抗生素(如诺氟沙星)和补液盐;慢性胃肠炎可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抗酸药(如奥美拉唑)和益生菌。
- 饮食调整:急性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慢性期需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增加富含纤维的蔬果摄入。
- 生活方式改善: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运动,如散步或瑜伽,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
急慢性胃肠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急性胃肠炎需及时控制感染和补液,慢性胃肠炎则需长期调理。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通过合理用药、科学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