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有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年龄增长等。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
1、遗传因素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或直系亲属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发病概率显著增加。遗传因素主要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或胰岛素敏感性,导致血糖调节异常。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监测血糖,并注意生活方式干预。
2、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高糖高脂饮食容易导致血糖波动和胰岛素抵抗。过量摄入精制碳水化合物、含糖饮料、油炸食品等会加重胰腺负担,影响胰岛素分泌功能。建议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增加全谷物、蔬菜等低升糖指数食物比例。
3、缺乏运动体力活动不足会降低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规律运动能帮助维持正常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每周应保证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4、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与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脂肪组织过度堆积会分泌多种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体重指数超过28或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超过85厘米时,糖尿病风险显著增加。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减轻体重可有效预防糖尿病。
5、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长,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衰退,加上肌肉量减少、基础代谢率下降,老年人更容易出现糖代谢异常。45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及时发现糖耐量受损情况。
预防糖尿病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已确诊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定期监测血糖和并发症情况。同时要注意心理调节,保持良好作息,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对血糖的影响。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