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病人排便可通过使用便盆、成人纸尿裤、开塞露辅助、调整饮食结构和定时翻身按摩腹部等方式解决。长期卧床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排便反射迟钝等问题,需结合护理措施预防便秘。
1、使用便盆将便盆垫于臀部下时需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护理者应协助病人抬高腰部,避免皮肤受压。便盆边缘可垫软布减少不适,使用后及时清洁会阴部。对于腰椎损伤患者需采用侧卧位放置便盆,必要时使用医用防滑垫固定。
2、成人纸尿裤选择吸水性好且透气的成人纸尿裤,每2-3小时检查更换,排便后立即用温水清洗皮肤。失禁患者可涂抹氧化锌软膏预防尿布疹,夜间建议使用加厚型纸尿裤。注意观察肛周皮肤是否发红或破损。
3、开塞露辅助便秘超过3天可遵医嘱使用开塞露,将药液缓慢挤入直肠后保留5-10分钟。严重便秘者可能需要乳果糖口服溶液等缓泻剂,但禁止长期依赖刺激性泻药。使用开塞露前可先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
4、调整饮食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增加芹菜、西蓝花等膳食纤维摄入,早晚各饮用200毫升温蜂蜜水。适当食用火龙果、酸奶等润肠食物,避免辛辣油腻饮食。吞咽障碍患者需将食物打成糊状。
5、定时翻身按摩每2小时协助病人翻身一次,翻身时用掌心按结肠走向做环形按摩。晨起空腹时按摩脐周效果更佳,配合踝泵运动能促进肠蠕动。长期卧床者每日进行被动肢体活动20分钟。
护理卧床病人排便需保持环境私密性,排便后开窗通风。记录每日排便次数和性状,出现便血、腹痛等情况及时就医。床旁可放置屏风保护隐私,使用除味剂减少异味。定期评估营养状况,必要时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家属需接受专业护理培训,掌握正确的体位转换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