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照下的鼓膜通常呈现半透明珍珠白色,表面光滑有光泽,可观察到锤骨柄等正常结构。鼓膜检查需借助耳镜光源,主要观察指标有鼓膜颜色、位置、活动度、有无穿孔或积液等。
一、正常鼓膜特征健康鼓膜在光照下呈半透明灰白色,类似珍珠母贝色泽。前下方可见锤骨柄呈黄白色条状突起,上方有锤骨短突形成的光锥反射。鼓膜整体略向内凹陷,分为松弛部与紧张部,随气压变化可见轻微波动。儿童鼓膜较成人更接近水平位,血管纹理相对明显。
二、异常鼓膜表现充血发红提示急性中耳炎,鼓室积液时呈琥珀色或气泡影。蓝鼓膜见于颈静脉球高位,褐色鼓膜可能为胆固醇肉芽肿。鼓膜穿孔边缘锐利多为外伤性,边缘钝圆伴钙化斑常为慢性中耳炎。胆脂瘤可见白色鳞屑状物,鼓膜膨隆伴光锥消失提示压力异常。
三、检查注意事项检查时需调整耳镜角度观察全貌,注意区分伪影与病变。耳垢堵塞需先清理,婴幼儿需固定头部。鼓气耳镜可评估鼓膜活动度,怀疑胆脂瘤或穿孔时避免加压。糖尿病患者鼓膜血管扩张易误判为炎症,需结合病史判断。
四、相关疾病鉴别大疱性鼓膜炎可见血性水疱,结核性中耳炎穿孔呈肾形。鼓室硬化症表现为白色钙化斑,鼓膜瘢痕常呈半透明云雾状。中耳癌早期仅见鼓膜轻度膨隆,晚期出现肉芽或溃烂。梅尼埃病发作期偶见鼓膜自发眼震。
五、特殊检查技术频闪耳镜可观察鼓膜振动模式,电子耳镜能放大细微结构。鼓室导抗测试辅助判断中耳功能,耳内镜可经穿孔观察鼓室。怀疑听骨链中断时,鼓膜可出现过度活动。新生儿鼓膜检查需使用0度内镜,早产儿鼓膜常呈暗红色。
日常需避免用力擤鼻或耳道进水,感冒时及时治疗以防中耳感染。儿童反复中耳炎建议评估腺样体,飞行或潜水时可通过咀嚼缓解耳压。出现耳痛、听力下降或耳溢液应及时耳科就诊,勿自行掏耳或滴药。定期听力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中耳病变,噪声暴露者建议每年检查鼓膜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