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白内障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护理、中医调理、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白内障通常由年龄增长、遗传因素、眼部外伤、代谢异常、长期紫外线照射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早期白内障可遵医嘱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谷胱甘肽滴眼液、苄达赖氨酸滴眼液等药物延缓病情进展。这些药物通过抑制晶状体蛋白变性或促进代谢发挥作用,但无法逆转已形成的混浊。用药期间需监测眼压变化,避免与其他眼药水混用。
2、手术治疗成熟期白内障建议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前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后者适用于晶体核较硬的患者。术前需评估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眼底情况,术后需预防感染和炎症反应。
3、生活护理日常应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减少强光刺激。保持饮食均衡,适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营养素。避免长时间用眼,阅读时保证充足照明。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防止加重晶体代谢紊乱。
4、中医调理中医认为白内障属圆翳内障范畴,可采用杞菊地黄丸、石斛夜光丸等中成药滋补肝肾。配合针灸取睛明、攒竹等穴位改善局部循环。需注意中药疗程较长,应与现代医学治疗相结合。
5、定期复查每3-6个月需进行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和眼底检查,监测晶体混浊程度变化。若突然出现视力骤降、眼红眼痛需立即就诊,警惕并发青光眼或葡萄膜炎。术后患者应按期复查人工晶体位置及屈光状态。
老年白内障患者应建立科学用眼习惯,避免揉眼等机械刺激。室内保持适宜湿度,空调出风口勿直吹眼部。外出时可戴宽檐帽增强防护,阴天仍需注意紫外线防护。饮食多选择深色蔬菜、深海鱼类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戒烟限酒以减缓氧化损伤。家属需协助记录用药时间,观察视力变化,发现视物变形、复视等异常及时陪同就医。术后恢复期避免弯腰提重物,防止人工晶体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