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左和完右分别指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两者在心电图表现、病因及临床意义上有明显差异。
1、心电图波形差异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表现为V5、V6导联R波宽钝,I、aVL导联出现宽大QRS波,V1导联呈QS或rS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则表现为V1导联呈rsR型,I、V5、V6导联S波增宽,QRS时限均超过120毫秒。两者均伴有ST-T继发性改变,但方向相反。
2、病因差异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见于健康人群,也见于房间隔缺损、肺栓塞、慢性肺心病等疾病,部分为先天性传导系统变异。
3、临床意义差异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常提示左心室功能受损,新发者需警惕急性冠脉综合征。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多数为良性,但突发于急性胸痛患者可能提示肺栓塞。两者均可影响其他心电图指标的判读,如左室肥厚诊断。
4、合并症差异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易合并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预后相对较差。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较少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但双束支阻滞可能进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两者均需定期监测心功能变化。
5、处理原则差异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考虑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若无症状可不干预,但合并晕厥或高度房室阻滞需安装起搏器。两者均需避免使用加重传导阻滞的药物。
发现心电图异常应及时就诊心血管内科,完善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控制血压、血脂,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定期复查心电图观察传导阻滞变化情况。出现胸闷、晕厥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