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里面烂了可通过保持鼻腔湿润、局部用药、抗感染治疗、避免刺激因素、营养支持等方式改善。鼻腔黏膜破损可能由干燥环境、挖鼻习惯、过敏性鼻炎、细菌感染、维生素缺乏等原因引起。
1、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或温盐水冲洗鼻腔,每日重复进行可帮助黏膜修复。室内放置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避免空调或暖气直吹。干燥季节可在鼻腔边缘涂抹少量凡士林,但需避开鼻前庭区域防止吸入。
2、局部用药黏膜糜烂处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预防感染。伴有结痂时先用生理盐水软化清理,再薄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禁止自行使用含麻黄素的鼻用减充血剂。
3、抗感染治疗若出现黄色脓性分泌物或发热,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有关。需就医进行细菌培养,根据结果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或克拉霉素等口服抗生素。真菌性感染需使用制霉菌素局部涂抹。
4、避免刺激因素纠正挖鼻、用力擤鼻等机械性损伤行为。粉尘环境应佩戴防尘口罩,戒烟并远离二手烟。过敏性鼻炎患者需规避过敏原,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控制鼻痒症状。
5、营养支持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缺乏可能导致鼻黏膜修复能力下降。适量增加瘦肉、鸡蛋、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以及柑橘类水果补充维生素C。严重营养不良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复合维生素制剂。
鼻腔黏膜破损期间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局部充血。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有助于维持黏膜湿润状态。若出现持续出血、恶臭分泌物或溃疡面扩大,需警惕鼻腔特异性感染或肿瘤性病变,应及时进行鼻内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恢复期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粉尘刺激,睡眠时抬高床头减少鼻腔静脉淤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