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缓解压力、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胆汁反流、自身免疫、长期应激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胃炎患者需避免辛辣刺激、油腻及过冷过热食物,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蒸蛋等。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可适量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肉、鸡胸肉。西蓝花、南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需煮软后食用,避免空腹饮用咖啡或浓茶。
2、药物治疗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能中和胃酸并形成保护层。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采用含铋剂的四联疗法。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适用于伴随腹胀的患者,具体用药方案需经消化科医生评估后制定。
3、根除幽门螺杆菌碳13/14呼气试验确诊感染后,需规范使用抗生素组合治疗。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是常用方案,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替换为甲硝唑。治疗期间须严格遵医嘱完成14天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停药1个月后需复查确认根除效果。
4、缓解压力长期精神紧张会通过脑肠轴加重胃黏膜损伤,建议通过正念冥想、腹式呼吸等方式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避免熬夜扰乱胃肠节律。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可促进内啡肽分泌,帮助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5、定期复查慢性胃炎患者应每年进行胃镜检查,尤其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需密切监测。日常记录腹痛、反酸等症状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药物疗效。合并贫血患者需定期检测血清铁蛋白和维生素B12水平,警惕萎缩性胃炎导致的吸收障碍。
胃炎患者日常需戒烟限酒,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可适量饮用温蜂蜜水缓解胃部不适,但糖尿病患者应控制摄入量。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有助于黏膜修复,若出现呕血、黑便或体重骤降等预警症状须立即就医。建议每餐后静坐30分钟避免胃食管反流,睡前3小时停止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