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病因和数值判断,多数轻度减少无明显症状,但重度减少可能导致自发性出血。
血小板轻度减少时,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皮肤瘀斑或牙龈渗血,常见于病毒感染、药物反应等可逆性因素。这种情况下通过去除诱因或短期治疗多可恢复,日常需避免磕碰、减少剧烈运动。部分女性可能因月经量增多就诊发现,但血红蛋白未受明显影响时通常无须过度干预。
当血小板计数持续低于30×10⁹/L时,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血尿等内脏出血表现,严重者可发生颅内出血。这类情况多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需立即接受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部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往往伴随发热、骨痛等症状,需通过骨髓穿刺明确诊断。
建议血小板减少患者定期监测血常规,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时须急诊处理。日常饮食可适量增加红枣、花生衣等食物,但无法替代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