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症状并延缓进展,但通常难以完全治愈。治疗方案主要有抑制胰酶分泌、缓解疼痛、营养支持和手术干预等。
慢性胰腺炎的治疗核心在于阻止胰腺组织进一步损伤并改善生活质量。抑制胰酶分泌常用药物包括胰酶肠溶胶囊、奥曲肽等,可减轻胰腺负担。疼痛管理需根据程度选择非甾体抗炎药、弱阿片类药物或神经阻滞术,顽固性疼痛可能需要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解除梗阻。营养支持是关键环节,中链甘油三酯配方奶粉和脂溶性维生素补充能改善吸收不良,严重营养不良者需肠内营养治疗。手术适用于胰管狭窄、假性囊肿或可疑癌变等情况,常见术式有胰管空肠吻合术和胰腺部分切除术。部分患者合并糖尿病需胰岛素调控血糖。
少数早期病例通过严格戒酒、控制血脂和及时干预可逆转病理改变。晚期患者出现胰腺钙化或广泛纤维化时,治疗重点转为症状管理和并发症预防。合并门静脉高压或胰腺癌等严重并发症者预后较差,需多学科协作治疗。定期监测胰腺功能、影像学评估和营养状态对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慢性胰腺炎患者需终身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20克以下,优先选择清蒸、炖煮等烹饪方式。严格戒酒并避免暴饮暴食,建议分5-6餐少量进食。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预防骨质疏松,血糖异常者需监测指尖血糖。疼痛发作期可尝试膝胸卧位缓解症状,恢复期推荐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3-6个月复查腹部CT和胰腺外分泌功能,出现持续消瘦、黄疸或剧烈腹痛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