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口肿胀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尿道口肿胀可能与泌尿系统感染、尿道损伤、过敏反应、尿道结石、尿道肿瘤等因素有关。
1、保持局部清洁尿道口肿胀时需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清洗后可用干净毛巾蘸干水分。性行为前后注意清洁,避免不洁性接触加重感染风险。
2、调整饮食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可适量饮用蔓越莓汁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饮品。减少辛辣食物、酒精及咖啡因摄入,避免刺激尿道黏膜。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猕猴桃,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3、药物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肿胀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等抗生素。过敏反应导致的可口服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4、物理治疗急性期可采用温水坐浴,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水温控制在40℃左右。慢性炎症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超短波理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骑自行车或久坐,减少尿道压迫。
5、手术治疗尿道结石导致的肿胀需行尿道镜取石术或体外冲击波碎石。尿道狭窄患者可能需接受尿道扩张术。疑似肿瘤病变时需通过尿道镜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行肿瘤切除术。
尿道口肿胀期间应避免憋尿,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会阴部。观察排尿是否伴随灼热感、血尿等症状,若肿胀持续超过三天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就医。恢复期减少剧烈运动,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日常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