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得甲减可能与妊娠期激素变化、碘缺乏、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妊娠期甲减主要有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手术史、碘摄入不足、垂体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妊娠期激素变化怀孕后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可能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胎盘产生的雌激素会增加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合成,导致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部分孕妇可能出现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通常产后可自行恢复。
2、碘缺乏妊娠期对碘的需求量增加约50%,每日需要250微克碘。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长期碘摄入不足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孕妇可通过食用加碘盐、海带等富含碘的食物补充,但需避免过量摄入。
3、自身免疫异常桥本甲状腺炎是妊娠期甲减的常见原因,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孕妇体内产生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功能减退。这类患者可能需要终身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4、甲状腺手术史既往接受过甲状腺部分或全部切除术的孕妇,剩余甲状腺组织可能无法满足妊娠期需求。这类患者孕前就需要调整左甲状腺素钠剂量,怀孕后需更频繁监测甲状腺功能并及时增加药量。
5、垂体功能异常垂体病变如席汉综合征会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妊娠可能加重垂体负担,诱发或加重继发性甲减。这类患者需要同时补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相对复杂。
妊娠期甲减可能影响胎儿神经发育,建议孕妇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日常可适量增加海产品、蛋类、瘦肉等富含优质蛋白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出现乏力、怕冷、便秘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