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鼻窦炎有一定效果,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综合判断。鼻窦炎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中医通过辨证施治采用中药、针灸、艾灸等方法缓解症状,尤其对慢性鼻窦炎辅助治疗效果较明显。若合并细菌感染或存在解剖结构异常,仍需结合西医治疗。
中医将鼻窦炎归为鼻渊范畴,认为与肺、脾、肾功能失调及外邪侵袭有关。针对风寒型常用辛夷清肺饮加减,风热型选用银翘散合苍耳子散,肝胆湿热型采用龙胆泻肝汤。针灸常选取迎香、印堂、合谷等穴位疏通经络,艾灸通过温热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部分患者配合中药熏蒸或鼻腔冲洗可减轻鼻塞、流脓涕症状。
对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伴高热、剧烈头痛者,或存在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器质性病变时,单纯中医治疗可能延误病情。此类情况需联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行鼻内镜手术清除病灶。儿童反复发作的鼻窦炎若伴随腺样体肥大,也建议优先考虑西医干预。
鼻窦炎患者日常可用生理盐水鼻腔喷雾保持湿润,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急性发作期应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慢性期可练习八段锦增强肺卫功能。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鼻窦CT评估疗效,若中药服用2周症状无改善或出现耳鸣、腹泻等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