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和鼻窦炎可通过发病部位、症状特点、病程长短、影像学检查、鼻内镜检查等方式区分。鼻炎主要累及鼻腔黏膜,鼻窦炎则发生在鼻窦腔,两者可能由感染、过敏、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
1、发病部位鼻炎病变局限于鼻腔黏膜,表现为黏膜充血肿胀或萎缩。鼻窦炎则发生在额窦、筛窦、上颌窦、蝶窦等鼻窦腔内,炎症可能累及单个或多个鼻窦。鼻腔与鼻窦虽相邻,但解剖位置差异是核心鉴别点。
2、症状特点鼻炎以鼻痒、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为主,过敏性鼻炎常伴眼痒。鼻窦炎典型症状为脓性鼻涕、面部压痛、嗅觉减退,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鼻窦炎头痛具有定位性,如额窦炎表现为前额痛,晨重晚轻。
3、病程长短急性鼻炎病程通常7-10天,慢性鼻炎症状持续超过12周。急性鼻窦炎症状持续不超过4周,慢性鼻窦炎病程超过12周且伴影像学改变。病程差异有助于区分两者慢性化倾向。
4、影像学检查鼻窦X线或CT检查是重要鉴别手段。鼻炎患者影像学无鼻窦积液或黏膜增厚表现。鼻窦炎可见窦腔浑浊、液平面或黏膜增厚超过4毫米,CT还能显示解剖变异等致病因素。
5、鼻内镜检查鼻内镜下鼻炎可见下鼻甲肥大、黏膜苍白水肿或干燥萎缩。鼻窦炎在中鼻道或嗅裂可见脓性分泌物,可能发现息肉或解剖异常。内镜可直接观察脓液来源,辅助判断病变范围。
日常需保持鼻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避免接触过敏原及冷空气刺激。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定期清洗床品,减少尘螨接触。若出现持续脓涕、头痛或发热,建议尽早就医完善鼻窦CT检查,避免盲目使用减充血剂导致药物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必要时考虑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