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是
分娩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急救原则包括快速止血、补充血容量和预防感染。处理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综合护理。
1、快速止血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或产道损伤。快速止血是急救的首要步骤。
-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缩宫素、麦角新碱和前列腺素类药物。缩宫素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麦角新碱通过收缩血管止血;前列腺素类药物可增强子宫收缩力。
- 手术治疗:若药物无效,需考虑手术干预。常见方法包括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压迫缝合术和子宫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阻断血流止血;子宫压迫缝合术通过缝合子宫壁减少出血;子宫切除术是最后的治疗手段,适用于严重出血且无法控制的情况。
- 综合护理:包括按摩子宫、冷敷和保持患者平卧位。按摩子宫可促进收缩;冷敷有助于减少局部出血;平卧位可防止血液回流不畅。
2、补充血容量
大量失血会导致休克,需及时补充血容量以维持生命体征。
- 输血:根据失血量输注红细胞、血浆或血小板,以恢复血液循环。
- 补液: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维持血压和器官灌注。
- 监测: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和尿量,评估补液效果。
3、预防感染
产后出血后,患者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
- 抗生素治疗:根据情况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或青霉素类药物,预防感染。
- 伤口护理:保持产道和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消毒。
- 营养支持: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增强免疫力。
产后出血的急救需多学科协作,快速评估和处理是关键。若出现大量出血或休克症状,应立即就医。通过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和综合护理,可有效控制出血,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