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可能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淋巴滤泡增生、粪石嵌顿、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阑尾炎通常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1、阑尾管腔阻塞阑尾管腔阻塞是阑尾炎最常见的发病原因。阑尾管腔细长且弯曲,容易被粪石、异物或寄生虫阻塞。管腔阻塞后,阑尾分泌物无法排出,导致腔内压力升高,影响血液供应,最终引发炎症。患者可能出现右下腹持续性疼痛,伴有压痛和反跳痛。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控制感染,必要时行阑尾切除术。
2、细菌感染细菌感染可直接或间接导致阑尾炎。肠道内大肠杆菌、厌氧菌等病原体可能通过血液循环或直接侵入阑尾壁引发感染。感染后阑尾黏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发生化脓或穿孔。患者常伴有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全身症状。治疗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抗生素,合并穿孔者需紧急手术。
3、淋巴滤泡增生青少年阑尾炎多与淋巴滤泡增生有关。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炎时,阑尾壁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可能阻塞管腔。这类患者发病前常有感冒病史,初期表现为脐周隐痛,后转移至右下腹。早期可尝试保守治疗,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若病情进展需手术干预。
4、粪石嵌顿粪石嵌顿是老年阑尾炎的重要诱因。长期便秘者肠道内容物在阑尾腔内浓缩形成粪石,坚硬粪石直接损伤黏膜或造成机械性梗阻。老年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治。确诊后应尽快使用注射用美罗培南、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并评估手术指征。
5、胃肠功能紊乱胃肠功能紊乱可能诱发阑尾痉挛性收缩。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或冷热刺激可导致阑尾蠕动异常,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这类患者多有消化不良病史,疼痛呈阵发性加剧。症状较轻时可尝试禁食、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调节胃肠功能药物。
预防阑尾炎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劳累。日常可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促进肠道蠕动。出现持续腹痛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术后患者应循序渐进恢复活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监测恢复情况。恢复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