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透析的疾病主要有慢性肾脏病5期、急性肾损伤、药物或毒物中毒、严重电解质紊乱、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当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正常代谢时,透析可替代部分肾脏功能。
1、慢性肾脏病5期慢性肾脏病发展到5期时,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每分钟,肾脏无法有效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患者可能出现严重水肿、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此时需通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替代肾脏功能,常用透析设备包括血液透析机、腹膜透析导管等。治疗期间需配合低盐低磷饮食,控制液体摄入量。
2、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可能导致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常见于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后等情况。当出现少尿或无尿、血肌酐快速上升、容量负荷过重时,需紧急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或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需在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同时处理原发疾病。
3、药物或毒物中毒某些药物过量或毒物中毒时,如甲醇、乙二醇、巴比妥类药物等,常规解毒方法无效且毒物可被透析清除时,需进行血液灌流或血液透析治疗。这类情况起病急骤,可能出现意识障碍、代谢紊乱等表现,需在中毒后6-12小时内开始透析效果最佳。
4、严重电解质紊乱顽固性高钾血症超过6.5毫摩尔每升,或伴有心电图改变时,需紧急透析降血钾。严重代谢性酸中毒pH值低于7.1,对碳酸氢钠治疗无效时也需透析纠正。这类情况可能危及生命,需在心电监护下快速建立血管通路进行透析。
5、充血性心力衰竭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对利尿剂治疗无效时,可通过超滤透析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减轻心脏负荷。这种治疗属于肾脏替代治疗的扩展应用,需严格控制脱水量和速度,避免低血压发生。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透析患者日常需严格控制水分摄入,每日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3%-5%。饮食应保证足够热量,限制高钾、高磷食物摄入,如香蕉、坚果、动物内脏等。定期监测血压、血红蛋白、钙磷代谢等指标,按时服用磷结合剂、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注意动静脉内瘘或透析导管的护理,避免感染和血栓形成。出现发热、呼吸困难、导管异常等情况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