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手术可通过内固定、外固定等方式治疗,术后可能因感染、骨不连、关节僵硬等原因引发后遗症。骨折手术的后遗症通常由术后护理不当、手术操作失误、患者自身健康状况等因素引起。
1、感染风险:术后伤口感染是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可能与术中消毒不彻底、术后护理不当有关。感染可导致伤口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骨髓炎。预防感染需严格遵循术后护理要求,按时换药,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500mg口服,每日两次。
2、骨不连问题:骨折手术后可能出现骨不连现象,通常与骨折部位血供不足、固定不牢固等因素有关。骨不连表现为骨折部位持续疼痛、活动受限。治疗骨不连可采用植骨手术或使用促进骨愈合的药物如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每日皮下注射100μg。
3、关节僵硬:术后长期制动可能导致关节僵硬,影响关节活动度。关节僵硬通常表现为关节活动受限、疼痛。预防关节僵硬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如被动关节活动、主动肌肉收缩练习。
4、神经损伤: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周围神经,导致感觉异常或运动功能障碍。神经损伤表现为麻木、刺痛、肌肉无力等症状。治疗神经损伤可采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500μg口服,每日三次,并结合物理治疗。
5、内固定物不适:术后内固定物可能引起局部不适或排异反应,表现为固定部位疼痛、肿胀。内固定物不适可能与固定物材质、患者个体差异有关。严重时需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并更换适合的固定材料。
骨折术后需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促进骨骼愈合。适当进行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定期复查,及时处理术后异常情况,确保骨折愈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