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乙肝阻断主要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来实现,最佳接种时间是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第一针,随后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及时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措施。
1、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这是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最有效时机。新生儿在出生后尽早接种疫苗,可以迅速产生抗体,降低感染风险。尤其是母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时,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双重保护效果更佳。
2、1个月时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确保免疫系统逐步建立对乙肝病毒的防御能力。第二针的接种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过早可能影响抗体的生成,过晚则可能导致免疫效果减弱。接种后应定期监测抗体水平,确保免疫效果持续。
3、6个月时接种第三针乙肝疫苗,完成全程免疫接种。第三针的接种有助于巩固免疫记忆,确保长期保护效果。对于高危人群,如医护人员、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成员等,建议在完成基础免疫后,定期检测抗体水平,必要时进行加强接种。
4、对于未按时接种疫苗的人群,应尽快补种。乙肝疫苗的补种程序与常规接种相同,按照0、1、6个月的时间间隔进行。补种后应监测抗体水平,确保免疫效果。对于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疫苗接种无效,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和定期随访。
5、除了疫苗接种,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预防乙肝病毒感染。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减少感染风险。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乙肝阻断的关键在于及时接种疫苗,尤其是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第一针接种。通过规范的疫苗接种和日常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保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对于已经感染的人群,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减少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