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综合征与肾病综合征是两种不同的肾脏疾病,主要区别在于临床表现和病理机制。肾炎综合征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肾病综合征则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主要表现。
肾炎综合征通常由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炎症引起,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IgA肾病等。患者可能出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尿蛋白量一般低于肾病综合征,血压升高较为明显。肾功能可能短期内下降,部分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压和免疫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基础多为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导致大量蛋白质丢失,常见于微小病变肾病、膜性肾病等。患者水肿程度较重,可能伴随胸腔积液或腹水,低蛋白血症可引发感染风险增加,高脂血症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肾炎综合征的治疗重点在于控制原发疾病和减轻炎症反应,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肾病综合征则需要减少尿蛋白丢失,常采用利尿剂缓解水肿,部分患者需长期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保护肾功能。两种综合征均可进展至慢性肾衰竭,但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治疗的反应通常更显著。诊断时需通过尿常规、血液生化、肾活检等检查明确病理类型。
日常护理中需注意限制钠盐摄入,肾炎综合征患者应控制每日饮水量,监测血压变化。肾病综合征患者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避免高脂饮食。两类患者均需定期复查尿蛋白和肾功能指标,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预防感染。出现水肿加重或尿量明显减少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