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指尖血糖监测、动态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尿糖试纸检测、医院静脉血糖检测等方式自测血糖。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1、指尖血糖监测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集指尖血进行检测,操作简便且结果即时。需注意采血前清洁手指,避免酒精残留影响结果。不同品牌血糖仪可能存在误差,建议定期校准。监测频率根据病情调整,通常建议餐前、餐后2小时及睡前各测一次。血糖异常波动时应增加监测次数。
2、动态血糖监测通过皮下植入传感器连续监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每5分钟记录一次数据。能反映全天血糖波动趋势,尤其适用于血糖控制不稳定者。监测周期通常为7-14天,需配合扫描仪或手机APP读取数据。该方法可发现隐匿性高血糖或低血糖,但成本较高且需专业指导使用。
3、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反映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需抽取静脉血在实验室检测。正常值低于6.5%,糖尿病患者建议每3-6个月检测一次。该方法无法反映每日血糖波动,但能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效果。存在贫血、血红蛋白病等情况时结果可能失真。
4、尿糖试纸检测通过检测尿液中葡萄糖含量间接判断血糖水平,操作简单但准确性较低。当血糖超过肾糖阈通常10mmol/L时才会出现尿糖阳性。适用于无法进行血糖监测的紧急情况,但不能替代血糖检测。结果受肾功能、饮水量的影响较大。
5、医院静脉血糖检测由专业医护人员抽取静脉血送检,结果最准确但需到医院完成。适用于确诊糖尿病、调整治疗方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通常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必要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该方法可作为其他监测方式的校准参考。
糖尿病患者应建立规律的血糖监测计划,根据医生建议选择适合的监测方式。监测数据需详细记录,复诊时供医生参考。同时注意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控制在合理范围,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避免吸烟饮酒,定期检查眼底、肾功能等并发症指标。出现持续高血糖或反复低血糖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