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炎通常需要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治疗,轻度肠系膜淋巴结炎可能自愈,细菌感染、免疫性疾病或肠缺血等需针对性治疗。
1、自限性炎症儿童病毒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由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脐周疼痛伴低热,家长需观察孩子体温及腹痛变化,通常1-2周自愈。
2、细菌感染化脓性肠系膜炎需抗生素治疗,可能与阑尾穿孔、腹腔感染扩散有关,表现为持续高热和腹膜刺激征,可使用头孢曲松、甲硝唑等药物。
3、免疫性疾病克罗恩病累及肠系膜时需免疫调节治疗,与遗传和肠道菌群紊乱相关,伴随腹泻、体重下降,可用美沙拉嗪、硫唑嘌呤等药物控制。
4、血管性病变肠系膜缺血需紧急处理,常见于房颤患者肠系膜动脉栓塞,表现为剧烈腹痛与便血,需血管介入或手术恢复血流。
急性期建议流质饮食,恢复期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肠系膜牵拉痛,持续腹痛超过24小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