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宫颈癌。宫颈癌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多性伴侣、吸烟、免疫系统功能低下、长期口服避孕药等因素引起。
1、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是宫颈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病毒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宫颈上皮细胞后可能导致细胞异常增生。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和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2、多性伴侣:
性伴侣数量多会增加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的风险。性行为开始年龄早、性伴侣更换频繁等因素都会提高患病概率。保持单一性伴侣关系和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3、吸烟:
烟草中的致癌物质会损害宫颈细胞,降低局部免疫力,增加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后癌变的风险。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宫颈癌的发病概率。
4、免疫系统功能低下:
艾滋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更容易发生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这类人群需要更频繁的宫颈癌筛查,必要时可考虑预防性治疗。
5、长期口服避孕药:
连续使用口服避孕药超过5年可能增加宫颈癌风险。停药后风险会逐渐降低,建议长期服药者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预防宫颈癌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建议增加新鲜蔬果摄入,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和叶酸的食物。保持适度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免疫力。25岁以上或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分泌物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ACEI类降压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干咳、高钾血症、血管性水肿、肾功能损害、低血压。
1、干咳:
ACEI类药物可能抑制缓激肽降解,导致呼吸道敏感性增加,约20%患者会出现持续性干咳。症状通常在用药1周后出现,表现为无痰刺激性咳嗽,夜间加重。若咳嗽严重影响生活,可考虑更换为ARB类降压药。
2、高钾血症:
这类药物会减少醛固酮分泌,抑制钾离子排泄。肾功能不全或联用保钾利尿剂时风险更高,可能引发肌无力、心律失常。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钾水平,避免高钾饮食。
3、血管性水肿:
与缓激肽蓄积相关,表现为突发性口唇、舌体或喉头水肿,发生率约0.1%-0.5%。虽罕见但可能危及气道通畅,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4、肾功能损害:
ACEI可能降低肾小球滤过压,尤其肾动脉狭窄患者易出现血肌酐升高。用药初期应每1-2周监测肾功能,若肌酐上升超过基础值30%需调整用药方案。
5、低血压:
首次给药后可能出现"首剂效应",常见于容量不足或联用利尿剂者。建议初始剂量减半,服药后平卧30分钟,老年患者更需警惕体位性低血压。
使用ACEI类药物期间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剧烈体位变化防止跌倒;定期监测血压、电解质和肾功能;出现皮疹、味觉异常等轻微反应时可暂观察,但持续不缓解需复诊调整用药。合并糖尿病或心衰患者更需重视药物相互作用,服药期间禁止自行联用非甾体抗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