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肾结石可通过多喝水、适当运动、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等方式排出。小肾结石通常由尿液浓缩、代谢异常、尿路感染、饮食因素、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多喝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3000毫升有助于增加尿量,冲刷尿路促进结石排出。建议选择白开水或柠檬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浓茶。排尿时注意观察是否有结石排出,若出现排尿疼痛或血尿需及时就医。
2、适当运动进行跳绳、爬楼梯、跳跃等运动可利用重力作用帮助结石移动。运动后需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脱水。肾绞痛发作时应暂停运动并采取蜷缩体位缓解疼痛。
3、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排石药物如尿石通丸、肾石通颗粒、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这些药物能松弛输尿管平滑肌,缓解痉挛疼痛,促进结石排出。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结石位置变化。
4、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5-10毫米的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通过体外产生的能量波将结石粉碎。术后可能出现血尿、腰痛等反应,需配合药物排石治疗。该方法无需切口但需多次治疗者应警惕肾周血肿风险。
5、输尿管镜取石采用纤细内镜经尿道进入输尿管,配合激光或套石篮直接取出结石。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期间避免剧烈活动防止支架管移位。
日常应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坚果的摄入,适当补充柑橘类水果。保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夜间排尿1-2次防止尿液浓缩。定期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发现结石增大或出现肾积水需及时干预。注意会阴部清洁,预防尿路感染诱发结石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