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炎症和肺炎不完全相同,肺部炎症是泛指肺部组织发生的炎症反应,肺炎则特指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肺部炎症的病因主要有感染性因素、理化刺激、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肿瘤性病变等。
1、感染性因素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感染是导致肺部炎症的常见原因。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可引起典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则导致病毒性肺炎。这类炎症通常伴随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
2、理化刺激吸入有害气体、粉尘或胃内容物等理化因素可直接损伤肺组织。长期吸烟或接触工业粉尘可能引发化学性肺炎,误吸导致的吸入性肺炎常见于老年人。这类炎症需消除刺激源,严重时需配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
3、过敏反应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属于超敏反应性肺部疾病,常见于接触霉变谷物、鸟类蛋白等过敏原。患者表现为胸闷、气促,胸部影像可见弥漫性结节影。治疗需脱离过敏环境,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
4、自身免疫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可累及肺部,引发间质性肺炎。这类炎症进展缓慢但易导致肺纤维化,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控制原发病,配合肺康复训练改善肺功能。
5、肿瘤性病变肺癌或转移性肺肿瘤可导致阻塞性肺炎,肿瘤组织坏死也会引发局部炎症反应。这类患者除抗感染治疗外,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肿瘤性质,根据分期选择手术、放疗或靶向治疗等综合方案。
对于肺部炎症患者,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以稀释痰液。肺炎患者需保证充足休息,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所有肺部炎症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呼吸困难、咯血等情况时,应立即就医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诊断。康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