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肾病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临床表现及病理机制不同。单纯性肾病以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为主要特征,而急性肾小球肾炎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伴高血压或肾功能异常。
单纯性肾病属于肾病综合征的一种类型,通常与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有关,患者尿液中蛋白丢失显著,可能出现严重水肿和高脂血症,但血压和肾功能多保持正常。病理上以微小病变型多见,儿童发病率较高,对激素治疗敏感。急性肾小球肾炎多由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反应引发,除血尿和蛋白尿外,常伴随眼睑水肿、少尿及一过性血肌酐升高,补体C3水平降低是其典型实验室特征。病理表现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改变,需针对感染灶和免疫异常进行治疗。
单纯性肾病的水肿多为凹陷性且分布广泛,与低蛋白导致的胶体渗透压下降直接相关,需通过利尿剂和激素控制蛋白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水肿以晨起眼睑明显,与钠水潴留关系更密切,需限制盐分摄入并监测血压。前者复发概率较高但较少进展为慢性肾病,后者多数可痊愈但需警惕急进性肾炎等严重并发症。
日常需注意记录尿量变化,避免高盐饮食,感染后及时就医排查尿液异常。两类疾病均需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单纯性肾病患者应长期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急性肾小球肾炎恢复期需关注补体水平复常情况。出现水肿加重或尿量骤减时须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