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肾积水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肾结石指尿液中矿物质结晶形成的固体物质,肾积水则因尿路梗阻导致肾脏尿液滞留扩张。两者常互为因果,可能由代谢异常、尿路感染、先天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典型症状包括腰痛、血尿、排尿困难等。
一、代谢异常高钙尿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紊乱可促使尿液中矿物质过饱和形成结晶。长期高草酸饮食或维生素D过量可能诱发草酸钙结石,表现为突发侧腹绞痛伴恶心呕吐。临床常用枸橼酸钾颗粒调节尿液酸碱度,双氯芬酸钠栓缓解疼痛,必要时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二、尿路感染变形杆菌等病原体产生的尿素酶可分解尿素形成磷酸铵镁结晶,同时感染引发的炎性狭窄会导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脓尿症状,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可控制感染,严重时需放置输尿管支架解除梗阻。
三、解剖结构异常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马蹄肾等畸形易造成尿液引流不畅,长期可继发结石形成。此类患者多有反复腰部胀痛病史,超声检查可见肾盂分离。治疗需根据狭窄程度选择输尿管成形术或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配合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改善排尿。
四、生活方式因素每日饮水量不足会使尿液浓缩结晶风险增加,高钠高蛋白饮食也促进钙盐沉积。建议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限制菠菜、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适当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以增加尿枸橼酸含量。
五、药物因素长期使用维生素D制剂、钙剂或磺胺类药物可能改变尿液成分,乙酰唑胺等利尿剂可能诱发尿酸结石。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尿常规,必要时联用别嘌醇片抑制尿酸生成,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预防结晶。
肾结石肾积水患者应避免久坐憋尿,每日进行30分钟步行促进小结石排出,饮食上减少浓茶、咖啡因摄入。急性发作时可采用热敷缓解痉挛疼痛,但出现持续发热、无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术后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肾功能及结石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