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引发半边脸疼痛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镇痛处理、局部热敷、鼓膜穿刺引流、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疼痛通常由炎症扩散、神经压迫、继发感染、脓液积聚、骨质破坏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是中耳炎常见病因,需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克林霉素等药物控制感染。伴随耳道流脓或发热时,抗生素疗程需持续7-10天。用药期间需监测听力变化及疼痛缓解情况。
2、镇痛处理:
急性炎症期可短期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若出现放射性头痛或下颌关节牵扯痛,需排除乳突炎等并发症。避免用力咀嚼或按压患侧面部。
3、局部热敷:
用40℃左右温毛巾敷于耳周及面部,每次15分钟每日3次。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压迫性疼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破损时禁用。
4、鼓膜穿刺引流:
当中耳积液压力过大时,医生可能行鼓膜切开术排出脓液。该操作能迅速降低鼓室压力,缓解对三叉神经分支的刺激。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两周。
5、手术干预:
慢性中耳炎合并胆脂瘤或骨质破坏时,需行乳突根治术或鼓室成形术。手术可清除病灶并修复听骨链,防止面神经进一步受损。术后需定期进行听力评估。
日常需避免用力擤鼻及耳道进水,睡眠时抬高患侧头部。饮食宜选择温软食物,减少坚果等需大力咀嚼的食材。急性期可饮用菊花茶、金银花露等清热饮品,慢性患者建议补充锌元素促进黏膜修复。出现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需立即就诊,警惕颅内并发症。恢复期间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防止气压骤变加重耳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