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长期维持在10毫摩尔每升左右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血管病变、神经损伤和器官功能损害。
血糖持续偏高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常见于视网膜和肾脏,可能引起视力模糊、眼底出血甚至失明,也可能导致蛋白尿、肾功能减退。大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神经损伤多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刺痛或感觉减退,严重时可能出现足部溃疡。长期高血糖还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使伤口愈合缓慢,增加感染概率。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更严重的急性并发症。血糖长期偏高可能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呼吸深快、意识模糊。高渗性高血糖状态也是潜在风险,常见于老年患者,可能出现严重脱水、嗜睡甚至昏迷。这些急性并发症需要立即就医处理。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还会加速器官功能衰退,特别是心脏、肝脏和胰腺,可能引发心力衰竭、脂肪肝和胰岛素分泌功能进一步下降。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变化趋势,遵医嘱调整降糖方案。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注意足部护理,避免外伤,定期进行眼底和肾功能检查。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通过综合管理可有效延缓并发症进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