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尿酸药物主要有抑制尿酸生成药物、促进尿酸排泄药物、尿酸氧化酶类药物、碱性药物、中成药等五类。
1、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别嘌醇和非布司他是常用的抑制尿酸生成药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合成。别嘌醇适用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需注意可能引发过敏反应。非布司他对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无需调整剂量,但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谨慎使用。
2、促进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和丙磺舒属于促尿酸排泄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发挥作用。苯溴马隆需配合大量饮水防止尿路结石,禁用于肾结石患者。丙磺舒可能影响青霉素类药物排泄,使用期间需监测肾功能。
3、尿酸氧化酶类药物拉布立酶和聚乙二醇重组尿酸酶可将尿酸分解为易溶的尿囊素,主要用于肿瘤溶解综合征等急性高尿酸血症。这类生物制剂需静脉给药,可能引起抗体产生导致疗效下降,通常作为二线治疗选择。
4、碱性药物碳酸氢钠和枸橼酸钾合剂通过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溶解排泄。适用于尿pH值偏低的患者,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使用时需监测尿pH值维持在6.2-6.9范围,避免过度碱化导致钙盐沉积。
5、中成药痛风定胶囊和四妙丸等中成药具有清热利湿功效,可辅助改善关节肿痛症状。需注意中药成分可能引起胃肠不适,与西药联用时建议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成分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高尿酸血症患者用药期间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关节疼痛。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和肝肾功能,根据尿酸达标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建议在风湿免疫科或内分泌科医师指导下规范用药,切勿自行增减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