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尿酸的药物主要有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丙磺舒、碳酸氢钠等。这些药物适用于高尿酸血症、痛风等疾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别嘌醇别嘌醇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生成,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胃肠道反应,严重时可出现剥脱性皮炎。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过敏体质者慎用。
2、非布司他非布司他为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降尿酸效果强于别嘌醇,尤其适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引发肝功能异常、心血管事件风险,服药期间应避免同时使用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
3、苯溴马隆苯溴马隆通过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促进排泄,适用于尿酸排泄减少型患者。用药期间需大量饮水防止肾结石,禁用于中重度肾功能损害者。可能出现肝毒性,需定期检查肝功能。
4、丙磺舒丙磺舒通过竞争性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排泄,适用于无肾结石的慢性痛风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刺激、皮疹,服药期间需碱化尿液并保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
5、碳酸氢钠碳酸氢钠通过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溶解排泄,常作为辅助用药。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和钠负荷过重,高血压患者慎用。需监测尿液pH值维持在6.2-6.9为宜。
高尿酸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需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的摄入,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痛风发作,肥胖者应逐步减重。急性发作期可抬高患肢冷敷,慢性期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复查血尿酸水平,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