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选择西药或中药需根据病情特点和个人体质决定,两者各有优势。西药起效快、针对性强,中药调理全面、副作用较小。
1、西药优势:
西药治疗慢性胃炎主要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和根除幽门螺杆菌。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以及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需采用四联疗法进行根治。
2、中药优势:
中药治疗注重整体调理,常用方剂如香砂六君子汤、柴胡疏肝散等,能改善脾胃功能、调节气血运行。中药在缓解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方面效果显著,且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小,适合体质虚弱或病程较长的患者。
3、急性期选择:
在胃炎急性发作期,建议优先选择西药快速控制症状。质子泵抑制剂能在24小时内显著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烧心、疼痛等症状。同时可配合胃黏膜保护剂形成保护层,促进炎症修复。
4、缓解期调理:
症状稳定后可采用中药进行巩固治疗。中医辨证施治能改善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等根本问题,减少复发。常用药材如党参、白术、茯苓等具有健脾益气功效,陈皮、砂仁等能理气和胃。
5、联合治疗方案:
部分患者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如西药控制急性症状后,用中药调理体质。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部分中药可能影响西药吸收,建议服药间隔2小时以上,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慢性胃炎患者无论选择何种药物治疗,都需配合饮食调理。建议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生冷食物,戒烟限酒。可适量食用山药、南瓜、小米等养胃食材。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紧张,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