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新生儿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表现为心脏左右心室之间的间隔存在缺损,导致血液异常分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等,严重时可能引发心力衰竭。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定期随访观察。
1、呼吸困难
新生儿室间隔缺损可能导致肺部充血,使呼吸变得困难。患儿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喘息或发绀(皮肤和黏膜呈现青紫色)。这是由于心脏缺损导致血液从左心室向右心室分流,增加了肺部血流量,从而加重了肺部的负担。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呼吸频率和状态,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喂养困难
由于心脏功能受损,患儿在吸吮时容易感到疲劳,导致喂养困难。他们可能表现出吃奶时间过长、吃奶量减少或频繁吐奶。喂养困难会影响新生儿的营养摄入,进而影响生长发育。建议家长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喂养,并选择易于消化的配方奶粉。
3、体重增长缓慢
室间隔缺损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影响全身血液循环,进而影响营养吸收和代谢。患儿可能出现体重增长缓慢或停滞的情况。家长应定期记录孩子的体重变化,若发现体重增长异常,需及时咨询医生。医生可能会建议调整喂养方式或补充营养。
4、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患儿,医生可能会开具利尿剂(如呋塞米)以减少肺部充血,或使用强心药物(如地高辛)增强心脏功能。
- 手术治疗:对于缺损较大或症状严重的患儿,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开胸手术和微创介入封堵术。
- 定期随访:无论是否进行手术,患儿都需要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监测缺损的变化和心脏功能的恢复情况。
新生儿室间隔缺损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通过早期诊断和科学治疗,大多数患儿可以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