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37周至42周算足月。足月妊娠的判断标准主要有孕周计算、胎儿发育评估、胎盘成熟度、孕妇体征变化、超声检查指标等。
1、孕周计算临床以末次月经第一天作为妊娠起始日,满37周即进入足月阶段。月经周期规律的孕妇可采用内格勒法则推算预产期,从末次月经首日加9个月零7天。对于月经不规律者需通过早期超声核对孕周,妊娠11-13周测量胎儿头臀径可准确校正孕周。
2、胎儿发育评估足月胎儿体重通常达到2500克以上,身长约50厘米。各器官系统发育成熟,皮下脂肪增厚使皮肤皱褶减少,胎毛基本脱落,指甲超过指端。胎儿具备自主呼吸能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充足,神经系统发育完善。
3、胎盘成熟度足月时胎盘达到三级成熟度,绒毛膜板出现明显凹陷,基底板可见钙化点。胎盘功能逐渐减退,绒毛血管合体细胞结节增多,物质交换效率下降。超声检查显示胎盘厚度趋于稳定,通常不超过5厘米。
4、孕妇体征变化妊娠晚期子宫底高度可达剑突下2-3横指,腹围增长趋缓。宫颈逐渐软化缩短,部分孕妇出现不规律宫缩。体内孕酮水平下降,前列腺素敏感性增高,为分娩启动做好准备。孕妇可能感觉胎动幅度减小但频率保持稳定。
5、超声检查指标双顶径超过9厘米,股骨长度大于7厘米,羊水指数在8-18厘米之间。胎儿生物物理评分达8分以上,无应激试验反应型。脐动脉血流S/D比值小于3,大脑中动脉PI值正常,提示胎儿-胎盘循环功能良好。
建议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通过胎心监护、超声评估等监测胎儿状况。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铁剂和钙剂,每日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选择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长时间仰卧位。出现规律宫缩、破水或胎动异常时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分娩时机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