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术后大出血可能与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创面感染、凝血功能障碍、过早活动或排便用力等因素有关。需立即压迫止血并就医处理,必要时行二次手术或输血治疗。
痔疮术后出血通常表现为便后滴血、喷射状出血或渗血,严重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术中电凝或结扎不彻底是常见原因,尤其多见于混合痔剥离面较大的手术。术后24小时内出血多与结扎线脱落相关,而3-7天出血常因创面坏死组织脱落引发。高血压患者血管压力较高,糖尿病患者的组织修复能力较差,这两类人群更易出现术后出血。使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华法林钠片等也会增加出血风险。
发现出血时应立即用无菌纱布局部压迫,采取侧卧位减少肛周静脉压力。医生可能采用肾上腺素盐水纱布填塞、云南白药外敷或电凝止血。对于动脉性出血,需在麻醉下行缝扎止血术。血红蛋白低于70g/L需输注悬浮红细胞,同时静脉滴注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等止血药物。术后需监测血压、心率及血红蛋白变化,保持排便通畅,避免久蹲用力。
术后应严格卧床3天,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低渣半流质,推荐山药粥、蒸蛋羹等易消化食物。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次,便后使用康复新液清洁创面。遵医嘱口服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回流,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双氯芬酸钠栓。术后2周内禁止骑自行车、久坐等增加腹压的活动,定期复查确保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