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的心理因素主要有情绪压力、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
1、情绪压力工作生活压力导致大脑持续处于警觉状态,可能引发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障碍,可通过正念冥想、规律作息缓解。
2、焦虑障碍病理性焦虑常伴随过度担忧和躯体症状,可能与杏仁核过度激活有关,通常表现为夜间惊醒、早醒,需心理治疗联合抗焦虑药物如帕罗西汀、丁螺环酮、坦度螺酮。
3、抑郁障碍5-羟色胺功能异常影响睡眠觉醒周期,通常表现为睡眠过多或早醒,需认知行为治疗配合舍曲林、氟西汀、米氮平等抗抑郁药。
4、创伤应激创伤事件导致交感神经持续亢奋,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失调有关,常见噩梦、片段睡眠,需创伤聚焦治疗配合普萘洛尔、哌唑嗪等药物。
建议保持卧室环境安静舒适,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进行睡眠认知行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