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可以通过化验诊断,但需结合胃镜检查确诊。诊断胃炎的主要方法有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血液检查、粪便潜血试验、胃液分析等。
1、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炎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情况。医生通过内镜能清晰看到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炎症表现,必要时可钳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胃镜检查能明确胃炎类型和严重程度,对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等有确诊价值。
2、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可通过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或胃黏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进行诊断。其中碳13/14尿素呼气试验无创且准确率高,是临床常用筛查手段。明确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助于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3、血液检查血常规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贫血,慢性胃炎患者可能出现血红蛋白降低。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降低提示胃黏膜萎缩,胃泌素-17水平异常可能与自身免疫性胃炎相关。这些指标对评估胃黏膜功能状态有参考价值。
4、粪便潜血试验当胃炎伴有黏膜糜烂或出血时,粪便潜血试验可呈阳性。该检查简单易行,能反映消化道微量出血情况。反复阳性结果需警惕胃炎合并溃疡或恶性病变可能,应进一步检查明确出血原因。
5、胃液分析通过插管抽取胃液测定基础胃酸分泌量和最大胃酸分泌量,可评估胃黏膜的泌酸功能。萎缩性胃炎患者常表现为低酸或无酸,而胃溃疡患者可能胃酸分泌增多。该检查对特殊类型胃炎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确诊胃炎需综合多项检查结果,单纯化验检查可能存在局限性。建议出现上腹痛、腹胀、反酸等疑似症状时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日常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若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应严格遵医嘱完成规范的四联疗法治疗,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