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瞳查眼底主要通过药物扩大瞳孔后使用检眼镜或眼底照相机检查,具体方法有快速散瞳法、慢速散瞳法、间接检眼镜检查、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照相检查。散瞳检查可帮助医生观察视网膜、视神经等结构的健康状况。
1、快速散瞳法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等短效散瞳药物,滴入结膜囊后等待20-30分钟瞳孔扩大。该方法起效快、恢复时间短,适用于门诊常规筛查。检查后可能出现短暂畏光、视近模糊,建议携带墨镜并避免驾驶。药物可能对儿童或青光眼患者存在禁忌,需医生评估后使用。
2、慢速散瞳法采用阿托品眼用凝胶等长效散瞳剂,需提前1-3天用药。散瞳效果可持续1-2周,适用于复杂眼底病变的详细检查。用药期间需注意按压泪囊区减少全身吸收,儿童可能出现面部潮红、口渴等副作用。青光眼患者及对药物过敏者禁用。
3、间接检眼镜检查医生佩戴头戴式间接检眼镜,配合手持透镜进行双目立体观察。该方法视野范围大、成像立体,能清晰显示视网膜周边部病变,尤其适用于视网膜脱离、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检查时需配合转动眼球,强光可能引起短暂不适。
4、直接检眼镜检查使用手持式直接检眼镜进行单眼观察,放大倍率高但视野较小,适合检查视神经和黄斑区细微病变。检查时医生需贴近患者面部,可能产生压迫感。该方法无需特殊设备,适合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基础眼底筛查。
5、眼底照相检查通过广角眼底相机拍摄视网膜图像,可记录病变细节便于随访对比。新型设备能实现免散瞳拍摄,但散瞳后图像质量更佳。检查过程无接触,适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慢性病的定期监测。影像资料可电子化存档,方便远程会诊。
散瞳检查后应避免强光直射眼睛,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视力模糊,建议检查后休息1-2小时再从事精细工作。糖尿病患者检查前需告知医生血糖控制情况,高血压患者应确保血压稳定。定期眼底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青光眼、黄斑变性等致盲性眼病,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眼科检查。检查后若出现持续眼痛、视力骤降等异常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