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可通过卧床休息、禁食禁水、局部冷敷、药物镇痛、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疼痛。急性阑尾炎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1、卧床休息发病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采取半卧位或侧卧屈膝姿势,减轻腹壁张力。避免按压或揉搓右下腹,防止炎症扩散。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全腹压痛,需紧急就医。
2、禁食禁水急性发作期需严格禁食禁水,减少胃肠蠕动对阑尾的刺激。禁止自行服用泻药或灌肠,以免诱发穿孔。静脉补液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具体方案需由医生制定。
3、局部冷敷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右下腹麦氏点区域,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但禁止热敷以免加速感染扩散。皮肤感觉异常或出现寒颤时应停止。
4、药物镇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曲马多注射液等镇痛药物,但禁用阿片类强效镇痛药掩盖病情。合并感染时需联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
5、手术治疗确诊后应尽早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或开腹手术,清除化脓病灶。若已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可能需先穿刺引流再二期手术。术后需禁食至肠功能恢复,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
急性阑尾炎患者日常应避免暴饮暴食,规律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香蕉等,减少肠道负担。术后1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出现持续发热、切口渗液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复诊。未手术者需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炎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