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稳定且无足部并发症时,可以适度泡脚,但需严格控制水温与时间。若存在周围神经病变、足部溃疡或感染等情况,则禁止泡脚。
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泡脚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水温应保持在37-40摄氏度,时间不超过15分钟,避免使用刺激性添加剂。泡脚后需彻底擦干足部,尤其是趾缝间,并检查有无皮肤破损。建议选择木质或塑料盆,避免金属盆导热过快导致烫伤。泡脚过程中如出现皮肤发红、疼痛等异常应立即停止。
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因痛觉减退,易发生烫伤且难以察觉,高温泡脚可能导致皮肤破损甚至深层组织损伤。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泡脚可能加重感染风险,水中细菌可能通过创面进入血液循环。下肢血管严重狭窄者长时间泡脚可能引发组织缺氧。存在这些情况时,应采用其他清洁方式替代泡脚,如医用湿巾擦拭。
糖尿病患者日常需加强足部护理,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袜与合脚软底鞋,每日检查足底及趾缝。发现胼胝、鸡眼等皮肤问题应就医处理,禁止自行修剪。定期监测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将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低于10.0mmol/L。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足部神经和血管评估,早发现早干预并发症。